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论文 > 专题论文 > 其他论文 > 工商管理博士论文_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实证研究(66页)

工商管理博士论文_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实证研究(66页)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1241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6/24(发布于江苏)

类型:金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摘要:过大的区域差异不仅对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而且危

及社会和谐稳定,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

报告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探

索区域差异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促进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对

策,不仅可以丰富流通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而且对缩小中国区域经

济差距、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

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包括三个方面:⑴区域差异的

测度;⑵产生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⑶区域差异演变分析及应对措施。

本文在定量测度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19972011

年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深入剖析了导致区

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流通产业协调发展

的对策建议。与己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本文通过建立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分工演

进、要素投入、技术创新、需求因素、制度政策和国际因素对流通产

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从理论上揭示导致中国流通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

的原因在于各因素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和贡献不同。

其次,本文构建了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模型,设计了群

AHP-FA测度方法,釆用19972011年的统计数据定量测算了中国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流通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并从横向和

纵向比较分析了中国各省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状况。

第三,本文基于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e)和Theil

II指数(GEP差异指标,设计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测度方

法,并从省际和东中西部的“二维视角”对19972011年中国流通

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流通

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呈现平底“U”型特征,东中西部三大区域

内的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在总差异的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第四,本文设计了基于夏普利值(Shapley value)的流通产业发

展水平区域差异分解模型,采用1997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

省际和东中西部区域间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

明,区域固有因素、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幵放度等是造成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第五,本文借鉴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收敛理论方法,设计了中国

流通产业发展°■收敛、^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检验模型,并进行了实

证检验。研究表明,19972011年中国流通产业发展不存在收敛,

但存在々条件收敛;东部地区的俱乐部收敛趋势较为明显,西部地区

次之,中部地区最弱。基于检验结果揭示了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区

域差异的演化趋势。

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结合建国以来中国流通产

业的发展历程和总体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统筹流通产业区域

协调发展、加强流通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构建高效的商贸流通体系、

创新流通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落后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入手,

提出了促进中国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通产业;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对策建议

分类号:F724

m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