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依据GB/T19001-2008idtIS09001:2008标准编制)
质量检验规程
受控状态____________
文件版本_____________
发 放 号_____________
批 准 人_____________
持 有 人_____________
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 山西云达机械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制技术质量部 文件编号YD/ZY-7.4.1-01
质 量 检 验 规 程
审核韩祥生版 本 号 第A版 共3页 第1页
焊接加工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1、焊接零件、焊接件的检验依据
1.1主要依据给定的焊接设计图进行检验。
1.2参照焊接技术规范要求检查焊缝、焊口及焊接质量。
2、检验焊接零件的基本尺寸与形状
2.1焊件中各组成零件的尺寸符合设计给定的基本尺寸,尺寸公差在给定的上下偏差范围内。
2.2检验时,未标注公差的基本尺寸在自由公差范围内,焊接零件自由公差的上下偏差为+1或-1mm。
2.3各焊接零件的基本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后,方可进行焊接工艺操作。
2.4各个焊接不得有变形和扭曲现象,如发现,应当矫正后再进行焊接。
2.5焊接零件的各边角应整齐光滑,无毛边、毛刺、凹凸不平等现象。
3、检验焊接件的基本尺寸与形状
3.1各焊接零件的位置关系正确,各尺寸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在设计限定的公差范围内,未标注的焊缝大小符合0.5×45°的标准要求。
3.2焊接件中焊接零件的装配中心线、加工平面等符合设计图给定的位置和形状公差的要求,未标注公差的尺寸按照自由公差+0.5或-0.5进行检验;该形状位置公差包括:中心线之间、平面之间以及中心线与平面之间等的垂直度、平行度、对称度等。
3.3焊接件中有与轴径配合的表面应检验轴孔的圆度、圆柱度等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焊接件中有与轴零件配合的轴孔,或者与孔零件配合的轴径时,要详细检查轴孔或轴径的位置尺寸、中心距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4检验焊接后整个焊件是否有弯曲、扭曲等变形现象;发现弯曲、扭曲变形应及时矫正并符合设计要求。
3.5各焊接部位焊缝规格和质量符合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未标注的焊缝大小按照一般标准要求0.5×45°进行焊接。
4、检验焊接件的焊缝与外观
4.1焊接部位焊缝规格和质量符合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未标注的焊缝大小按照一般标准要求0.5×45°进行焊接。
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 山西云达机械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制技术质量部 文件编号 YD/ZY-7.4.1-01
质量检验规程
审核韩祥生版 本 号 第A版 共3页 第2页
4.2检验零件的表面是否有喷射的焊渣,焊渣应清理干净。
4.3检查焊缝的焊渣是否清理干净,按照设计的要求,焊缝是否均匀、密实、连续等;关键部位的焊接。
4.4通过无损探伤的手段,检查重要部位的焊缝是否存在气孔、夹渣、开裂、裂纹等缺陷。
4.5检查是否存在局部未进行焊接加工,或焊接错位的现象。
5、检验焊接件的热处理
检验焊接件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热处理,热处理是否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
6、检验焊接件的加工工艺
6.1各零件的焊接加工是否按照工艺设计的工序进行。
6.2零件的焊接加工过程是否符合焊接加工的技术规定。
6.2.1电源电压选择、电焊机进线的连接正确;手工电弧焊机一般电源为220V或380V;输出电压为20~40V。
6.2.2焊接电流的选择与焊接变形有关,应当合理选择,一般可以参照下表:
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
焊条直径d(mm)3.25
﹥5
电流强度I(A)
50~60
80~130
140~200
190~2800
—
也可以按照下面的经验公式估算:
I=(30~60) d
6.2.3焊条直径的选择与焊接零件的尺寸相关,应当合理选择,一般可以参照下表:
焊接电流与焊接直径的关系
工件厚度(mm)
0.5~1.0
1.0~2.0
2.0~5.0
5.0~10
﹥10
焊条直径(mm)
1.0~1.5
1.5~2.5
2.5~4.0
4~5
﹥5
6.3焊条材料的确定、焊接顺序的执行是否正确、加工中尺寸的测量和校对是否正确等。
6.4焊接速度要均匀、合适;不能太慢,避免焊波堆高、增加熔池深度和宽度,甚至烧穿工件;但也不能太快,避免焊波变尖,焊缝形状异常,减小熔池的深度和宽度,使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6.5零件焊接加工过程中是否采用防止焊接变形手段,方法是否合理;
焊后是否经过检查并进行矫正处理,或者是否进行必要的消除焊接内应力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等。
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 山西云达机械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制技术质量部 文件编号 YD/ZY-7.4.1-01
质量检验规程
审核韩祥生版 本 号 第A版 共3页 第3页
6.6焊接作业过程中焊接零件的起重、搬运、放置排列等等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6.7焊接加工过程中的仪表、工具、量具等的使用、安装是否标准规范的要求。
7、其它
7.1检查加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有无违章作业、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
7.2在焊接加工设备如电焊机、焊把等的维护保养、管理等方面是否按要求执行。
7.3是否严格执行了文明生产的有关规定等。
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 山西云达机械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编制技术质量部 文件编号YD/ZY-7.4.1-02
质 量 检 验 规 程
审核韩祥生版 本 号 第A版 共3页 第1页
液压千斤顶出厂检验规程
总则
检验规则
1.1产品必须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出厂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1.2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分为必检和抽检两类,抽检按每批产品的3%但不得少于3根,若抽样有不合格者,则该批产品再加倍抽检,若仍有不合格者,则该批产品全面检验,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出厂。
1.3对交验的产品按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并从中拆验一套,检查主要零件主要项目。
1.4对抽验的产品必须按技术条件规定的性能检验项目,逐项进行。
2.检验条件
2.1试验介质:5%乳化油与中性软化水配制的乳化液;
2.2介质温度:10-50℃
2.3介质过滤:采用0.125mm精度的过滤器,并设有磁过滤装置;
3.检验前设备、仪表的测定
3.1用1.5级,压力计量应为试验压力的140%-200%,Mpa压力表,并有计量管理部门的检定合格证。
3.2检验设备在低压、高压额定保压时间内(5分钟、4小时)应密封性能良好,同时测定在该时间压力表降压值后进行压力值标定,从消除由于温度因素变化或设备原因造成压力表误差值。
3.3试验必检和抽检,每根每批都必须记录依据,存入档案。
二、液压千斤顶外观、性能检验要求
1、空载行程试验与最低启动压力试验
(1)、P1口通液,活塞杆伸至最长;
(2)、P2口通液,T2口出液,活塞杆缩至最短;
(3)、活塞杆在伸出和收回过程中,不允许有外部渗漏,爬行,涩滞等现象,启动压力不得超过3.5Mp。
2、密封性能试验
(1)P2进液,T2口回液,千斤顶缩至最小长度,P2口分别加压至1Ppa和34.6Mpa,各稳定5min,不允许有渗漏和压力下降;
](2)P1口进液,T1口回液,千斤顶伸至最大行程,P1口加压至1Mpa和34.6Mpa,各稳压5min,不允许有渗漏和压力下降;
3、强度试验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