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內審員培訓 培訓日期:2014年7月31日
培訓講師:郭嘉英 培訓目的 加強內部審核的知識
明確內部審核的要求
增強內部審核的技巧
外審員 內審員 --專業培訓
--經驗
--增值 --工作環境限制
不足處:對流程不清楚
區別 前者審核目的:符合標準及增值思考
后者限于經驗:符合文件規定要求執行 審核思路 一張採購單 客戶訂單
物料需求
安全庫存
管理指令 訂單管理:訂單跟蹤表,
廷期信息傳遞
供應商管理:合格供應商
名單,
定期評審
來料管理:來料檢驗,
不合格處理 審核思路
審核粘料
1.職能
2.記錄
3.化學品存儲/MSDS
4.化學品有效與回收
5.安全防護
了解審核工序的職責分配、汲及人員、工作場所,請部門負責人介紹其部工序、運作程序,問相關過程、程序有沒文件規定,需要查閱。 審核思路 一份生產記錄作用?
- -有沒按要求做記錄?記錄的數據是否有異常?學習利用數據分析問題
記錄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信息,
(抽查近期生產數據,最少一周記錄)
如查看數據發現車間當天最高次點為“可伸展部位不平”,是否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審核特點
1. 抽樣審核(樣本量至少3~4個)
2. 尊重實際,講求證據
3. 沒有發現問題也有可能
4. 尋找客觀證據,不是非查到問題不可
審核的準則
--管理體系標準(如ISO9001,OHSAS18001)
--管理體系文件(手冊、程序文件、工作
指引、 記錄等)
--合同
--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如行業規範) 審核準則 內審員注意事項 在按內審計劃進行前,請先與待審部門溝通確認審核時間。
審核過程中發現與品質有關的問題點應判為不符合項。
發出的《糾正及預防措施要求》表要清晰表達“問題說明”,寫明事件發生日期、地點、人物、事件、違反的條款或文件。
內審完畢後,需對發現的不合格項及觀察項跟進並驗證有沒有糾正及改善。
應控制審核時間,適宜調整速度,以免影響生產!
現場審核----內審的核心 目的---尋找證據(包括好和不好)
審核員在審核過程中,要注意和被審方的配合。
審核完後務必讓被審方負責人確認。
審核記錄要記全(包括好和不好)
審核方向指導 1.檢查程序作業文件,是否與操作員所做一致。
2.檢查作業人員資格,關鍵、特殊崗位的作業人員有沒有進行培訓和資格考核,並持證上崗。
3.檢查相關設備,是否處於良好狀態,標識清楚,按要求保養校准。
4.檢查品質記錄,是否按相關文件規定作記錄。 審核技巧 應根據審核的目的、計劃,有選擇、有重點地提問。
檢查表上列有N個問題,如按序提問則顯得機械呆板,提問效果往往不好。
實際的審核往往是“順向”和“逆向”相結合,確定抽樣方式時,應綜合運用以上審核策略。(以本廠為例,用“制單”形式順向策略,亦是一種方法) 判定為不符合項的原則 審核中發現的問題是否判定為不合格,應遵從一定的原則:
1、問題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與質量有關的
3、是否能帶來良好的效果。
4、是否易於糾正。
質量體系的運行過程中難免有不符合情況出現,審核中就 會發現許多的問題,但是問題的性質和嚴重性並不都是相同的,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判定成不合格。合格與否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不符合項類別 1、品質體系文件與品質體系標準、合同或有關法規不符合;
2、未執行品質體系內的文件及其它有關規定;
3、雖執行了文件規定,但沒達到目的和要求。
注:對隱含的要求的不符合,可以以觀察項形式在審核報告中適當描述 不符合解說:指未滿足要求,這個要求可由不同相關方提出,它包括:
A. 明顯的要求,規定要求是經明示的 要求,如在文件中闡明
B. 習慣上隱含的要求
C. 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不符合類型 1)嚴重不符合
--體系出現系統性失效;體系運行區域性失效;造成嚴懲的危害,或潛在的嚴重後果;組織違反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的行為嚴重。
2)輕微(一般)不符合
(a)孤立的人為錯誤;
(b)偶爾發生,但沒造成不良後果的問題;
(c)對品質體系不能產生足夠影響的問題。
3)觀察項:
證據不足,但存在問題,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審核中較常見的問題點 審核中較常見的問題點 審核中較常見的問題點 審核判定注意 標準中直接涉及到最高管理者要求的條款有:
5.1 管理承諾
5.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5.3 質量方針
5.4 策劃
5.5 職責、權限與溝通
5.6 管理評審等。
如判斷上述條款有不合格項,往往意味著系統失效,且主要責任者是最高管理者,其不合格項所引起的隨後措施,可能會涉及整個質量管理體系,所以應慎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