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单位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1、安全标准化的提出 2、安全标准建设的意义 1、安全标准化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煤炭、冶金、有色、建材、黄金等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在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内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2004年初,国务院《决定》明确提出要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黄菊副总理在国务院安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制订颁布各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安全质量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推动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上等级、上水平; 国家安监总局根据《决议》和领导指示精神,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支的指导意见》(安监管政法[2004]62号),对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安全标准化的提出 ────安全标准化的提出 2004年,国家安监总局起草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江苏省、山东省的4个市26个试点单位进行试点; 2005年,根据试点工作经验,并征求专家意见,国家安监总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12月16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 》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 ────安全标准建设的意义 2、安全标准建设的意义 第一,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安全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安全发展正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安全发展的本质,一是把安全发展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二是以发展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现安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安全标准建设的意义 第二,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实现各地区、各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各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必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工作抓起,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机制。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促使企业通过自我约束主动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安全标准建设的意义 第三,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效措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从制度保障、组织机构、安全评价和作业条件等13个方面对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有效实施安全监管和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法律保障。而安全标准化工作内容已完全涵盖了安全生产许可规定的13个条件,是核心。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各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工作和各种设备、设施、环境,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所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 ────安全标准建设的意义 第四,开展安全标准工作,是预防事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中,小型企业居多数,而这些小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薄弱,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较低,作业环境相对较差,事故隐患较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不断发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安全标准化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和基础,强调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和零事故理念,将传统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岗位标准,严格执行岗位标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安全标准建设的意义 第五,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途径。安全标准化借鉴了以往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的经验,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安全标准化要求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愿望。企业应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把安全标准化当作关系企业生存发展和从业人员根本利益的“生命工程”、“民心工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