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炼油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满足国内
对各种石油产品的需求。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炼油布局不尽合理,炼厂布局集中在资源产地,随原油管道建成及沿海、港口
码头建成,只要原油资源能到达地,也布局了一批炼厂。但是由于东北、西北地区原油
资源集中,当地油品消费能力较差,炼油能力过剩,形成我国成品油“北油南下、西油
东进、逐次递推”的调运格局,占用了我国相当的运力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加工
进口原油,炼油布局调整重心移至经济增长快,消费需求大,有条件加工进口原油的沿
海地区,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实现了转移。进入二十一世纪,石油资源紧缺,市场
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成品油长输管道及网络建设,减弱了布局不尽合理带来的矛盾。
二是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集中度低,资源利用分散,影响了炼油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三是原油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原油供应体系脆弱。2007年我国加工原油3.46
亿吨,其中净进口原油1.59亿吨,占46%。国内原油产量未来基本保持不变,而消费
量将大幅上升,加剧我国石油供应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预计到2020年,我国原油
加工量将达到5亿吨,届时需进口原油3.2亿吨,占64%。此外,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
大原油进口国,原油进口量已占世界原油贸易量9%,但在世界原油市场的价格博弈中
常处于被动地位。加之70%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和非洲,需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到国内,运
输方式单一,风险较大。同时,国家石油储备、企业商业储备等多层次储备制度也还刚
刚建立。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原油供应体系十分脆弱,难以应对国际油价波动和供应短
缺的风险。
从我国经济和产业安全角度考虑,将获得稳定可靠的石油资源的供应,作为决定中
国炼油工业发展及新增炼油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据此,中国石油为获取更多石油资源,
保障石油安全供应,履行国家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从上世纪1993年开始探索“走出
去”寻求合作开发机会,争取获得国外资源,至今已取得明显成绩。2007年中国石油从
国外拿到份额油3600万吨,预计2010年将拿到5000万吨,与此同时和主要石油资源
国签署了一系列长期贸易原油协议,包括与俄罗斯签署的贸易原油协议。
俄罗斯已启动建设远东输油管道及中国支线。中国支线从俄境内的斯科沃罗季诺到
中国境内的大庆市,将逐步达到每年进口俄罗斯原油3000万吨的输送规模。中国石油
从自身炼化企业发展与调整相结合及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出发,对中国支线进
口的俄罗斯原油,拟主要留在东北加工,其中锦西石化是主要加工企业之一。鉴于锦西
石化建立于1938年,各装置规模小、设备陈旧、能耗高,且厂区已靠近城市中心,距
居民点最近距离不到100米,存在严重的安全、环保隐患,已无进一步扩建的空间。为
此,中国石油将原列入“十一五”规划的就地改扩建,调整为在异地扩建1000万吨/年
规模炼厂,新厂址选在葫芦岛市规划的北港工业区,是辽宁沿海工业带的重点发展区之
一。
在锦西石化分公司建设1000万吨/年俄罗斯原油加工能力项目,具有多方面的必要
性。首先是通过加工进口俄罗斯原油,解决了我国石油安全战略问题;其次是落实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符合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想;炼油项目的建设
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成品油增长的需要,帮助企业发挥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受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的委托(附件1),中
国石油大学(华东)承担了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的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在进行现场勘查、工程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和
环境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收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编制
完成了《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2008年
8月国家环保部环境评估中心组织专家组对评价大纲进行了技术咨询,提出了咨询意见。
依照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要求及专家咨询意见,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通
过细致的现场工作,包括收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现场调研、现状监测、数据处理、预测分析等,编
制完成了《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册。敬
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