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因此,特将奥特莱斯商业模式进行专题分析。
1、奥特莱斯概念:
◆奥特莱斯(英文Outlet)最早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其雏形是最早的“厂家直销店”(FactoryOutletStore),即有的工厂为了处理商品库存,将一些库存余量商品和残损商品发给雇员,并打开仓库就地销售。厂家直销店(factory outlet)通常设在生产地附近,甚至就在生产地内,其优惠的价格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后来这类厂家直销店逐渐汇集,慢慢形成类似 Shopping Mall的大型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零售业态,经营品牌的下架商品、过季商品和断码商品,从高档专卖店或商场下架以后转到奥特莱斯销售的,所以价格折扣通常很高。
虽然Factory 奥特莱斯这种业态在美国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大规模的发展是从1970年左右开始的,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到高峰期。1995年,全美奥特莱斯折扣商店销售收入为1380亿美元,占全美百货业销售的57%。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已有325个以上的大型奥特莱斯中心。 在日本,奥特莱斯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更是逆势上扬,显示出强劲的爆发力;在欧洲及东南亚,这种业态均已出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根据美国奥特莱斯的发展状况,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970年—1987年:一些大型服装工厂开始在他们的仓库建立起工厂直销店(FactoryOutletStore)销售自己的尾货,此时基本上是前店后厂形式,所经营的商品既是品牌商品又价格低廉,吸引了大批顾客。
1988年—1996年:在商业地产开发商的推动下,工厂直销中心(FactoryOutletCenter)开始繁荣起来,并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零售业态,很多工厂把直销店集中在一起开设,在全美国形成了320家工厂直销购物中心。这时的购物中心一般都是真正的“工厂直销”,离城市较远,一般在60-80英里(100-150公里)左右,开车要一个多小时。
1997年后:“休闲购物一体化”,直销中心(OutletCenter)这一业态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表现出产业融合和边缘化倾向。一方面,原来意义上的“工厂直销零售业”(FactoryOutletIndustry)总体规模在萎缩。
另一方面,新的直销中心功能更加齐全,实行休闲购物一体化,工厂直销中心与购物中心产业边缘模糊。很多中心已突破该业态原有刚性化的数量指标,即必须半数以上的租户是工厂直销零售商的界线。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