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武汉至广州客运铁路专线某站前工程施工手册》(287页).rar
一、武广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
四、路基工点类型
五、施工顺序
六、关键环节
七、施工测试
八、基底处理及加固施工方法
九、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法
十、路堑
十一、基床主要施工方法、工艺要点、工艺要求
十二、堆载预压
十三、过渡段
十四、路基支挡结构
十五、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
十六、路基变形监测与分析
路基施工手册 带格式的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站前工程XXTJIV 标段七单元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施工手册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4
一、武广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上,基础设施按350km/h考虑;正线线间距5m;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坡度:一般12‰,最大20‰;到发线有效长度70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
二、工程概况
四标七单元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境内,线路全长77.6km,其中路基长17.66 km,占线路总长的22%;路基工点108个(含郴州和杨梅山车站),多数为桥隧过渡段。路基挖方约460万m3,填方约100万m3。 带格式的带格式的带格式的带格式的带格式的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站前工程XXTJIV 标段七单元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施工手册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5
一三、工程2 编制范围
第4标段 (XXTJⅣ)第七单元范围(DK1820+029.65~DK1901+261.72)内的拆除建筑物、改移道路、改沟、改渠、砍树及挖根、路基(含绿化、安全栅栏)、桥梁(含箱梁预制架设)、涵洞、隧道及明洞(不含吊沟岭隧道、天鹅岭隧道、新南岭隧道三座隧道)、无碴轨道以及与线下工程相关的所有附属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隧道内接触网支架预埋件、声屏障基础、电缆沟槽、综合接地、连通管道等)、站台墙、站区排水、公路跨线桥、人行天桥、环保、水保工程、临时工程(含箱梁预制场及级组配碎石拌合场等和与其有关的租地、复耕等)、取弃土用地、挖地界沟、预制埋设地界桩以及因客运专线建设而产生的地方相关工程。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工程概况
3.1.1概述
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是为了缓解我国铁路运输最繁忙的南北主干线之一的京广铁路武昌至广州段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形成大能力快速度的客运通道而修建的。
第4标段(XXTJⅣ)第七设计单元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境内,里程范围为: DK1820+029.65~DK1901+261.72,正线全长67.48375613km(已扣除短链4.49394 km不含隧道局施工段), 其中:桥梁65座28.45665 km,涵洞31座719m,隧道34座21.442 km(不含隧道集团施工的三座隧道),路基正线有效长度17.85748 km,正线路基断面方4062627m3、站场路基断面方696670 m3,车站1座:新郴州站,无碴轨道152.648单线公里,无碴轨道道岔12组。重点工程:海棠隧道(2898m)、九子仙隧道(2728m)、新郴州站。
3.1.2自然特征
(1)地形地貌特征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站前工程XXTJIV 标段七单元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施工手册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6
本标段主要为低山丘陵区,部分地段为河流冲积平原及宽缓谷地区,主要有章水河冲积阶地等,线路经过郴州后行经于五盖山与骑田岭夹持地带。
丹水岭~杨梅山主要为构造剥蚀低山区,山体多呈南北方向展布,相对高差一般为30~300m。岩溶地貌如岩溶洼地、漏斗、竖井、大型的溶蚀沟槽等十分发育,尤其是南岭至杨梅山段,其中沉源水岩溶洼地面积达6.4平方公里。
(2)工程地质特征
A 地层岩性
多属剥蚀地貌,第四系残坡积土层主要由粘土、粉质粘土组成,局部碎石含量较高时相变为碎石、砾石类土。第四系残坡积厚度一般小于3m,多呈硬塑状态,局部傍山地段厚度达30m,工程性质较差。
第四系溪流冲洪积、坡积相土层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厚度一般小于10m,多呈软塑至硬塑状态,局部地段流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