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研字第[2007]01号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 调研项目主持人: 陈工孟教授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 调 研 组 成 员: 谈毅林良镱蔡新颖郑强鲜于均寇祥和 王琦邓琛琛毛诗莉柳敏杨 玲杨逸君 黄忆雯 本次调研得到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基金的资助,调研组特表示诚挚的感谢! 二零零七年一月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研字第[2007]01号 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 2006年,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的落实,中国风 险投资业利好政策不断:《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掀起了政府引导 基金的创立浪潮;新《合伙企业法》的修订完毕,为有限合伙制等创新型机制的实 施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推动实现中国风险投资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与国际的接轨;中小企业板 实现全流通后的“开闸”,拓宽了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在中国风险投资整体政 策环境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海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在实际运作中仍然感觉到一些困惑。 虽然外管局“75号文件”扭转对“红筹上市”的消极影响,然而2006年8月份的 外资并购新政出台却使得“红筹上市”再度受挫。 回顾过去的2006年,在中国宏观经济迅猛增长以及政策层面的强力推动下,中 国风险投资业仍然延续了自2004年以来全面复苏的态势,并且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 强劲复苏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中国风险投资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阶 段。 在此背景下,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于2006 年10月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开展对2006年度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以及时跟踪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新动向。调研组历时3个多月,主要以问卷和电话回 访等方式,广泛收集了国内主要风险投资机构截至2006年底的基本信息、筹资、投 资及退出绩效等较为翔实的第一手信息。同时,调研组也专门采集了投资经理对行 业政策的看法,以及其投资行为偏好等方面的信息。 在对反馈的134份投资机构调查问卷、132份投资经理调查问卷以及部分通过 公开信息渠道收集到的投融资信息进行筛选、统计和分析后,我们归纳出2006年中 国风险投资业呈现出的六大特点: 第一,中国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齐创新高,增速创下历史纪录。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 币①,比2005年底的441.29亿元高出32.31%;2006年高达240.85亿元的新筹资风 险资本规模,比2005年对应的195.71亿元增加了23.06%。 ① 本文所用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研字第[2007]01号 2006年度中国风险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143.64亿元的投资总额,比2005 年增加22.17%。2006年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的增长率均超过20%。 第二,海外风险资本与投资占据半壁江山,本土边缘化趋势未改。 从调研结果看,虽然制约“红筹上市”路径的政策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其 并未动摇海外风险资本坚定的中国战略。在2006年新筹集的风险资本中,超过一半 的风险资本来源于海外,所占比例高达65.1%,正是由于近年来大量海外风险资本 的涌入,使得风险资本管理规模中,海外资本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5%,激增至2005 年的33.9%,2006年更是接近50%,达到43.7%,海外资本占据中国风险资本半壁 江山的局面日益显现。 对调研投资总量的分析可以看出,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额超过109.29亿元, 占总投资额的76.1%,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仅为34.34亿元,占23.9%,前者是 后者的三倍多;而2005年本土和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额比例分别为43.1%和56.9%, 中外投资总量差异纵向深入。 第三,传统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强势分解IT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已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亦喜亦忧! 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6年,传统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实现了对以互联网、软件为代表 的高科技产业的强势冲击,一举成为风险资本的宠儿。调查显示,2006年度有16.2% 的风险投资项目属于传统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该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吸收了20.57亿元的风险资本,所占比例上 升至14.3%,仅次于IT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而本年度22个实现IPO的风险投资企业中,就有6 个属于传统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也仅次于IT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IPO案例数。传统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不仅在风险资本融资 额还是在IPO方面都与IT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形成抗衡,对其进行强势分解。 传统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可谓喜忧交加。一方面,传统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成为关注的 投资领域,反映越来越多风险投资者正在突破以往风险投资理念的局限,不再唯互 联网和软件等高科技是论,投资领域的多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IT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风险投 资的部分“风投热”。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是随高科技创新发展应运而生,与高科技 创新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是天然交织在一起的,其使命就是作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而现在 中国风投“转向”的行为值得忧虑,需要审慎对待其已蔚然成风的苗头。 第四,北京和上海引领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趋势持续巩固。 从调研的投资总量看,2006年投资于北京的风险金额最多,所占比例达到 34.8%,并且逐年增加;上海的投资金额比例也比2005年有所增加,其比例达到 24.8%,紧随北京,列全国第二。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研字第[2007]01号 北京地区风险资本总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量的比例逐年增 加,从2003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23%、2005年的33%以及2006年的45.5%。 上海地区2006年的风险资本量仅次于北京,占全国资本总量的15.6%。 京沪两地不仅在资本额合计比例还是投资额合计比例,均占全国的60%。 第五,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 从调研结果看,有69%的投资项目数属于扩张期和成长期,且成长期的项目数 比例延续2005年的增长趋势,比例值升至49%。种子期项目数比例与2005年保持 一致,仍然没有扭转前三年调研结果中出现的逐年比例下降的态势。虽然《创业投 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已经掀起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扶持种子期项目的浪 潮,但是从目前的调研结果看,效果还没显现出来,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 第六,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 调研结果显示,有62%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股份转让,低于2005年的七成, 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退出已升至32%。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 随着2006年6月份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全流通后的上市“开闸”,以深圳同洲 电子登陆中小企业板并融资3.5亿元为标志,拉开风险投资国内资本市场退出的序 幕。截至2006年底,已经有5家风险投资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IPO,占本年 度22个风险投资企业IPO案例数的27.73%。调研中,有50%风险投资经理认为中 小企业板的“开闸”将极大推动风险投资通过国内上市退出。而已经生效的美国萨 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将助推风险投资企业选择国内资本市场作为风险投资退出 市场。 此外,2006年度,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多个产权交易市场都为构建多层次资 本市场制度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将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更多的服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