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章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1.1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园区位于牡丹江市城区东北部,西起东四条路和北安街,南临牡丹江北岸,北依环城山南麓,东至桦林镇。全区土地面积23平方公里。
图1.1-1牡丹江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范围
近年来,园区不断加大投入,完成了道路、通讯、水电汽等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七通一平”条件,投资硬环境接近国内发达城市。园区内工业企业拥有存量资产200多亿元,有11条铁路专用线、4000万吨供水能力、10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发电总装机容量113万千瓦,年发电能力90亿度。
2005年,园区实有企业法人502个,从业人员37069人;“十五”期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 2005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352万元,占0.83%,第二产业18.6亿元,占70.2%,第三产业7.67亿元,占28.97%。工业是园区经济的主体。“十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12.7%和11.6%。2005年,园区共有工业企业28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户,从业人员29188人,总资产83.8亿元,固定资产49.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7.5亿元,利税总额2.65亿元。
1.2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具备的优势
1.2.1 资源优势
1.2.1.1矿产资源。
园区及周边地区已探明矿产资源78种,其中: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5.4亿吨、潜在储量11亿吨,花岗岩储量4亿立方米,泥炭储量1亿吨,珍珠岩储量6500万吨,以及储量丰富的硅矿石,仅海林、东宁硅石储量就达200万吨以上,且品位较高。
1.2.1.2水资源。
园区所在地区河网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有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6677条,有镜泊湖、莲花湖两个湖泊。水资源总量为98.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79.04亿立方米,地下水18.99亿立方米。人均水量3800 立方米,为全省人均水平的1.8倍。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57.75万千瓦,居全省领先地位。
1.2.1.3森林资源。
园区位于森林密盖地区,进牡丹江市就拥有林地3.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1%。森林覆盖率68%,木材总蓄积量为2.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木材94 立方米,素有“林海”之称。
1.2.2 工业基础优势
工业是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体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多年建设,开发区形成了以造纸、橡胶、煤化工、硅硼、机械、电子、制药、轻纺8个主要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恒丰纸业集团、桦林佳通、大宇制纸等10户骨干企业,桦林牌轮胎、MA牌木工机床、“金刚钻”牌碳化硼、镜泊毛毯等50种在国家、省和市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产品为支撑,具有一定物质技术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工业结构体系。
园区工业经济结构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大。在园区47户规模以上企业中,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有26户,占55.3%,主要产出指标均占园区工业的60%以上。二是非公经济是园区工业经济的主体。园区288户工业企业,只有4户企业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其他都是非公有制企业。三是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产业关联度比较高。园区的骨干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化工、能源、生物工程四大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中,产品梯次延伸,相互吃配,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1.2.3区位交通优势
1.2.3.1区位优势
园区拥有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基础。牡丹江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上百年的通商历史,境内有3个县(市)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21 km。牡丹江市与海参崴直线距离248 km,与纳霍德卡直线距离331km,距黑龙江省进入日本海和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俄罗斯海参崴市340 km,是黑龙江省东出海参崴、南下图们江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出海到日本比之大连港运距要短1600 公里。牡丹江市处于哈尔滨经俄罗斯海参崴到日本新潟的国际大通道中段。辖区内有牡丹江航空港、绥芬河铁路、公路和东宁公路4个国家一类口岸,年货运能力700万t、客运能力200万人次,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和交通中心。近年来牡市对俄贸易额一直保持占黑龙江省的70%以上、占全国15%左右的份额。俄罗斯与我国经济互补性极强,市场的发展空间广阔。正在投资建设的省级对俄出口加工园区就在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内,将为国内外企业开展对俄经贸合作提供理想的平台。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