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编制单位: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编制时间:二〇〇六年六月
总则
评价目的
⑴ 通过对沿海工业所处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弄清工业发展规划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⑵ 在全面分析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准确、科学地识别规划的环境影响因子。
⑶ 通过研究规划区域的环境特点、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沿海工业发展规模、产业定位、功能布局的合理性、有效性。
⑷ 预测实施规划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符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环保对策和措施。
⑸ 从环保角度评价沿海工业发展规划的可行性,为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建设单位加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评价依据
法律法规依据
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依据。
技术规范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规划评价技术规范及相关技术规范等
项目依据
包括十一五的相关规划:广西沿海工业规划、广西工业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等
各地市相关工业 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
评价范围
陆域评价范围
陆域评价范围主要包括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所管辖的陆地区域以及沿海滩涂,陆域评价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空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沿海三市所产生的固体废物。
海域评价范围
海域评价范围为沿海岸带外延20km, 西起中国与越南交界的北仑河口,东至与广东接壤的英罗港,海岸线全长1595km。
评价方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相关法规、技术规范要求,本评价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1)区域规划及分析
主要采用物料衡算、类比分析、查询参考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工艺全过程分析和排污系数法等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用情景分析进行。
(2)环境现状评价
主要采用收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遥感、现场勘察、现状监测、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
(3)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主要采用数学模型、类比分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
(4)总量控制指标分析
利用环境质量模型计算评价范围内受纳体环境容量和允许排放量,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评价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5)公众参与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座谈会征询意见的方式进行。
评价技术路线
评价工作技术路线见图1-1。
图1-1 评价工作程序图规划概述与分析
规划概述
规划总体目标
到2010年,沿海工业发展环境和企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工业总量迅速扩张,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工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建成一批对我国北部湾区域和西南地区具有长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并辐射东盟地区的优势企业,实现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备,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布局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态势。
主要工业经济指标
(一)工业总产值
“十一五”期末,沿海工业预期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其中,钦州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53.7%;北海工业总产值达6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5.04%;防城港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32.6%。
(二)工业增加值
到2010年,沿海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30亿元,年均增长40.9%,其中;钦州实现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年均增长53.9%;北海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为28.5%防城港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长37.6%。
(三)工业投资额
“十一五”期末预期完成工业投资额1500亿元,其中钦州预期完成工业投资600亿元,防城港完成工业投资额达到500亿元,北海完成工业投资400亿元。
(四)企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沿海主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上升态势,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5以上。
(五)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2010年,沿海地区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 2.36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达到4%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230m3,年均下降9%;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6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重点发展产业和工业布局
重点发展产业
一、加快发展重化工业
(一)全力培育和发展沿海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打造沿海石油工业园区。在沿海建设1500至2000万吨炼油、300万吨液化天然气、西南成品油管道二期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